找到相关内容133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十至十五世纪新疆宗教关系研究(2)

    尤其是在蒙元时期,伊斯兰教已像海洋一样包围了她,汹涌的浪涛不断冲击著她们那用以防范的海堤,但这座巍然矗立的孤岛仍在骄傲地昂著她的头卢。  前文中曾叙及,自从高昌回鹘王国建立以来,高昌在新疆境内一直占有著...可是,到十四世纪,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因为这时蒙古人已在长期内讧衰耗中衰落下去,处于伊斯兰教文明包围之中的诸蒙古势力面临著丧失掉本民族传统特征的严得威胁,不仅如此,这以后,他们昔日世纪主人的骄傲也逐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21458012.html
  •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解

    异样,故名谄。它以矫设异仪,阴险谄曲为性,不听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各一分为体。   七骄。骄即骄傲。对于自己得意之事,或恃族姓高贵,富有财产,或恃聪明有智,广有权势,深生染著,故名骄。它以...谄曲为性,不听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各一分为体。   七骄。骄即骄傲。对于自己得意之事,或恃族姓高贵,富有财产,或恃聪明有智,广有权势,深生染著,故名骄。它以醉傲为性,能障不骄,生长杂染之心为业...

    张秉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61758263.html
  • 正慈法师著:出家人的样子(2)

    “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而深感骄傲和自豪!不错,过去的中国,如历史上唐朝,中国佛教八宗兼弘,的确盛极一时,谁都不会怀疑。可是那只是千年前的历史,是昔日的辉煌。今日的中国佛教,如一个半生不熟的夹生的东西...进步都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中国又号称是佛教的第二故乡,非是佛陀的故里,胜似故里。  可以骄傲地讲,佛教在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从汉族人严佛调第一个剃度出家开始,姚秦鸠摩罗什大师作为佛经旧译的...

    正慈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0358695.html
  • 五岳之说起于何时,出自那部典籍

    骄傲。   泰山位于山东省的中部。泰山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鲁山相接,它的主要山峰都在泰安境内,外围的低山丘陵一直延伸到历城、长清、肥城和济南等地,起伏绵延达200多公里,总面积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2758994.html
  • 杰仁波切著:新觉醒(1)

    运用。  如果在宗教上能够明了与实修的话,所有的苦都可以根绝,为什么?因为所有苦的生起都必须仰赖某些特质,例如骄傲、吝啬、猜忌以及三毒——贪、嗔、痴。  借由宗教修持来平息与克服上述的过失(主要是在...享用美好的食、衣、住、用品的同时,不生起执着、骄傲、自大……各种烦恼情绪,那么这番享用就成为纯净的行止,这也是佛陀所认可的。但是即使吃普通的食物或穿泛黄的旧衣,内心却有增无减的累积种种贪执,这样的行为是...

    杰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5759029.html
  • 文珠法师:六道轮回

    业缘之大权并非别人,而是自己;自己有充份的自由主宰自己,改善自己。故不应该因目前的不幸而悲哀,更不应因环境的美好而骄傲;当痛改前非,努力行善,那么,必然可以克服人生的苦恼与不幸,而发挥生命永恒而快乐的...

    文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64159527.html
  • 东西方神性观比较——对于方法上的唯一宗教观的批判

    骄傲,或是由于人类的本性而冒犯了在天之主,太阳啊,在众神和人类面前免去我们的罪吧!”[24]而且,太阳神“不用任何支撑,就建立苍天。”“他甚至支撑着所有的神。”[25]可见,太阳神具有了西方人归于...

    张祥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14059805.html
  • 人生佛教的经言祖语(2)

    人。能令国人常于王所生父母想。信因信果。见有胜己不生嫉妒,见己胜他不生骄傲。知恩报恩,小恩大报。能伏诸根,净于三业。赞叹善人,呵责恶人。先意发言,言则柔软。……众生恐怖能为救解,常以四摄而摄取之。善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4259909.html
  • 禅宗境界哲学的知识意义

    这样的行为有所挂心、计念、甚至产生兴奋、骄傲的感受,所以对于学习者学习布施活动的法门,教学者要教导他要以“无相境界”作“不住功夫”,因此达磨当下以要求的口吻真切地说出:“并无功德。”,此时如果学习者...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1960005.html
  • 朱熹的“居敬”概念与菩萨戒的“发心”之对观──浅论道德实践的基础

    人非大乘人”时,应当避免骄傲地自认可超脱一切世俗规范;   亦不应认为大乘人不需持戒,因为一旦成为发心的大乘行者,其所行   所为自然圆融了世俗规范,而成就更究竟高胜的德行。菩萨戒的规范   ,...

    王惠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960062.html